为学习文化产业管理和专业建设先进经验,提升学院师生文化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生学术素养。1月14日上午,威尼斯官网特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作题为《“以自我为方法”——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》的讲座。本次讲座在诗学研究中心诗学讲堂举行,由威尼斯官网与校科研处主办,副院长李军红主持,学院部分教师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参会。
文化产业学科长期陷入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境中,因而在专业领域内,如何探寻理论研究的切口及视域、厚积薄发,走出属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之路,是学术储能、耕耘路上值得深思追问的议题。向勇教授在从事艺术管理、审美经济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与文化实践的过程中,一直强调经典阅读、兴趣延伸、生命行走等对于学术研究的助益,在反思与分享中给人启发、传授经验。
讲座中,向勇教授围绕“以自我为方法”的主题,按照“理论—应用—实践”的逻辑,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求学与科研感悟,对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探索、应用研究、具体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阐释。尤其是针对文化产业的应用研究,向勇教授把主要研究范围概括为艺术创新与数字文创、非遗传承与产业融合、艺术介入与城乡文创等领域,总结了“发展艺术学”的理论视角,提出了国际视野、学科交叉等文化产业实践特征。他指出,在当下文化产业的学术繁荣的背后,中国的本土学术话语遭遇西方学术话语霸权的压制和束缚。因此,文化产业的学科发展一方面依靠一代代学者的学术坚持与传承;另一方面也依靠新一代青年学者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。
真正的学问从生命中走出,从学者内心的深处流淌出来。针对学术研究,向勇教授在自身的研究进路、研究成果以及“白马花田计划”的实践案例的分享中,谈到“要以自我为方法,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进学术科研当中去”。在研究方向上扎根自我学科背景和学术兴趣;在实践应用中既要保持国际视野也要坚持中国立场;在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升级中不断练习思考能力,不仅要在脑内革命,还要在体外实践,开启“知”“感”和“行”的契合。文化沉淀和个人实践兴趣为向勇老师的文化产业研究奠定了基础,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自己的叙事方法。他诚恳地分享,目的是激发在场学生以自己为方法,建立内在的思考工具。“不用固化理论,把自己的直接观察和思考作为方法。”由此,向勇教授解答了“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与实践”的时代之问,并且对青年学者提出了使命要求并寄予殷切希望。
最后,互动环节中,学生们积极发言提问,向勇教授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解答,并在研究方法和学生的创新瓶颈等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,现场交流气氛热烈。本次讲座为开展跨学科的实践和交流提供了新视野,使得师生对文化产业研究范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,对于推动威尼斯官网的青年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。
主讲人简介:向勇,四川宣汉人,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、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。兼任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,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创专委会会长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。主要从事艺术管理、审美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文化实践,先后出版《创意管理学》《文化产业导论》等专著10余部、《创意与管理》《创意战略》等译著4部、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》《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》等编著50余部,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,承担各类研究课题60余项。先后入选杭州钱江特聘专家、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、中宣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(“万人计划”)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。
撰稿:苏文 李晓冰 蒋诗逐
图片:魏成林
审核:张伟 周娜